令人頭痛的廚余垃圾在重慶市忠縣成為“寶貝”。3月9日上午9時許,重慶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一棟廠房里,一臺專用車輛將廚余垃圾緩緩倒入消納池,各種機器設備接連運轉起來。2小時后,這些廚余垃圾變成油脂和有機肥,油脂通過管道輸入附近的水泥窯做燃料,肥料則從生產線進入包裝車間。這是忠縣剛投產半個月的重慶海螺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生產場面。
近年來,隨著餐飲業蓬勃發展,廚余垃圾持續增加。以前,廚余垃圾主要采取填埋措施處理。隨著各地垃圾填埋場告急,以及存在漏液、沼氣安全等風險,這種填埋處理方式已不能適應需要。廚余垃圾得不到有效處理,一些不法分子便將其加工成“地溝油”售賣給餐館,或供給養豬場養豬,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忠縣城區共有餐飲門店400多家,每天產生廚余垃圾30余噸。為破解廚余垃圾處理困局,忠縣與重慶海螺水泥簽訂利用水泥窯資源化處置廚余垃圾項目協議。海螺水泥建成投料儲存、預破碎、有機分選、除砂、油脂提取及好氧發酵等系統,將廚余垃圾經生物降解后,變成油脂和有機肥料。通過“好氧法”工藝處理獲得的有機肥可用于柑橘、蔬菜等農作物種植和園林綠化;油脂則進入水泥窯作為制造水泥的燃料,從而替代燃煤。這也是全國首個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廚余垃圾系統,其一期日處理能力60噸,二期建成后將達到120噸。
“按年處理2萬余噸廚余垃圾計算,把獲得的油脂用作水泥窯燃料,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966噸,減少二氧化硫產生量16噸、氮氧化物產生量14噸?!敝貞c海螺制造分廠廠長易軍介紹,項目可杜絕廚余垃圾污染環境問題、掐斷“泔水豬”“地溝油”源頭、達到資源化利用目的,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統一”,有效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助力忠縣乃至三峽庫區相關區縣創建“無廢城市”。
據悉,自今年2月21日投產至今,項目已處理廚余垃圾600余噸,回收油料約20噸,生產有機肥50余噸。